校园精神是一个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校园精神对学生的人生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格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深远意义。校园文化建设对于素质教育的作用更是不可低估,它能给予学生情感的精神食粮,使学生做到道德提升,、人格发展、快乐生活、有个人价值感和自尊心。三项评价(教师、家长、学生)。
学校文化墙是每所学校精神文明、校园特色的核心之一。校园文化是利用学校所有的墙壁因素去陶冶感染学生,是一幅有主题的画,是一首“无声的诗”,但情深意切,融入了知识、教育、艺术性于一体,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目的”。校园文化墙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优美的校园环境有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如诗如画的校园墙壁风光,布局合理的校园墙壁艺术、文明健康的全面教育宣传等等,不但会给人带来视觉上的享受,还会给人带来巨大的力量。
学校文化既需要建设,更需要规划和沉淀。学校文化,根本上是学校中人的文化,学校文化建设的两个着眼点是学生文化和教师文化。首先,学校领导者必须要有规划意识、反思意识、改革意识。要有在学校土壤里自主建构生长起来的并逐步清晰的学校教育哲学,努力在学校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研究与创新、交流与合作的学校文化特征。其次,克服“粗放型发展”的局限性,关注学校教育活动、学校建设、学校管理和学校生活的要素和细节,切实提升学校的原创性和生成性,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
校园雕塑作为一种精神载体,它具有文字属性,体现“文以载道”的精神。同时,校园雕塑与所有的校园物质景观一样,积淀着历史、传统、文化和社会的价值,蕴含有巨大的潜在教育意义。校园雕塑通过被解读,使学生不仅掌握一定群体的环境知觉,而且同时从雕塑作品中领会特定文化的设计思想、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发学生对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在情绪上的认同,产生共鸣,同时对道德理想、道德建构产生向往之情。在这样的环境中,这样的文化影响下,会自然而然地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校园行为文化是师生文明素质的表现,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最终体现。表现在学生的文明行为、教师的教育行为、学校的管理行为以及学校人际关系等方面。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可以转化为一个人内在的性格情操,影响一生的发展。因此,要培养合格人才,在青少年时期就必须高度重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核心包括学校教育思想体系、价值观念体系和行为风尚体系等。校园文化建设策划创新创艺享校园文化建设思想体系是建立在学校哲学思考基础上的学校思想方式和运行体系,这体系是一所学校特有的。什么是校园文化建设思想体系?文化建设思想体系包括学校的教育目标、校园环境、校风、校训、学风以及学校教育等。策划创新有特点的文化生活、学校的传统习惯、制度规范、教育设施、学生社团组织、人财物的管理等内容,主要包括: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物质文化。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大学也应该具备超越于世俗利益的精神力量,传统的中国教育精神对于师者的严苛要求,实际上赋予了教育本身具备超越现实、勇于探索、追逐梦想的精神与力量。教育是追逐梦想的事业,也正因为如此,教育才会成为一个国家、民族未来的希望。人类因梦想而伟大!有梦想的人,首先是一个有变革精神的人,能够不囿于一时一事的成见与束缚,勇敢地异想天开;与此同时,更是敢于践行的人,能够以自身坚强的意志、不懈的力量,在广袤天地,去追逐梦想,实现梦想。在当今这个时代,尤其需要培养这样的人,有想象的头脑,有智慧的方式,去构思、去规划、去逐步实现自身价值,承担时代与社会所赋予的使命,这是大学的责任,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归宿,是大学精神的所在。
大学校园的文化创意产品不仅是依据本校独特的文化资源创意开发的、具有浓郁的本校特色,而且又能很好地承载、传播大学精神文化,起到“以物化文”“以文化人”的作用。校园文创产品它与市场上其他类型的文化创意产品的最大区别是其承载、反映的内容是学校独有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包括大学的视觉标识文化,办学理念和教育理念,倡导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突出的创新研究成果,杰出的大师或校友,校园内独特的建筑园林景观或其他代表性文化符号等。每所高校少则几千名多则数万名师生,每年要消耗、使用数以亿计的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工作用品。同学们、教师们的人际交往,学校与社会的交往,每年的校友聚会、游客旅游参观等,都需要大量的具有学校文化象征的礼品或纪念品,消费规模非常庞大。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深远意义。校园文化建设包括学校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这三个方面建设的全面、协调的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校园文化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优秀的校园文化能赋予师生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精神,激励师生不断反思、不断超越。
学校应根据本校实际,结合当地人文历史、民俗风情等,突出重点,注重创新,与时俱进。通过认真学习借鉴其他学校的先进经验,继承创新,形成自己的特色文化;提炼总结,不断丰富其内涵。同时,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打造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校园文化。小学和幼儿园应侧重童趣性和教育性的有机结合,抓好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中学应注重时代性、文化性和教育性的有机统一,抓好传统美德与现代文明、人生理想与社会现实等方面的实践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