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主流文化为主导,重视和发挥非主流文化的积极作用;以主流文化引领多样化的非主流文化,在弘扬主流文化的前提下提倡多元文化的融合,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当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地以先进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主流与方向,继续唱响主旋律;另一方面,要尊重非主流文化存在的现实性与合理性,肯定其在繁荣校园文化、促进校园和谐中起到的积极作用,促进它与主流文化的融合;对非主流文化的消极作用也要敢于批评和指正,特别是对其中容易引发思想困惑、道德失范,与主流价值截然对立的价值主张要及时引导和纠正,促进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以人为本,不仅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和根本。当前一些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着重硬件投入、搞形象工程,轻软件培育、忽视品格塑造的现象,其实不利于真正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学校要把师生利益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制订人性化的制度,保障师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形成有益于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有益于科学创新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和谐校园环境。搭建民主平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管理氛围,让教师参与学校的决策与管理,让教师感到“家”的温暖;根据学校生个性和时代特征,鼓励学生参加有积极意义的文化活动,引导学生形成健康而高尚的文化品位。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一种价值取向,是学校的一种表现,是学校的一种感觉,必须融入学校师生的思想与行为。建设具有特色的学校文化,深入挖掘学校自身传统及优势,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向内涵式发展目标靠近。对校园精神进行研究、总结、提炼与升华,将校园文化形成概念化、品牌化,并使其融人校园环境文化之中,是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文化建设方向性和时代性相结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育人导向,紧密结合社会需要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把校园建设成校园环境优美、校园内部管理民主高效、教学质量一流、校园学习氛围浓厚、校园师生行为规范、校园文化底蕴丰富、人民满意的学校。校园文化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起着独特的作用,各种文明成果均以校园文化来传递、延续。
校园内部长期的教育、学习和生活中,将各种力量统一于共同方向,所形成的一种价值观念、精神支柱、学校传统、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生活观念的总和,其内核是学校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念。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展现校长教育理念、学校特色的重要平台,是规范办学的重要体现,也是德育体系中亟待加强的重要方面。中小学校园文化通过校风教风学风、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人文和自然的校园环境等给学生潜移默化而深刻的影响。这种文化,它是超越于知识的传授、能力培养与方法渗透的一种更高层次的自觉追求,它是一种健康的、和谐的、积极的、人文的、向上的和可持续发展的学校氛围,这种文化体现了治学之严谨,人文之关怀,艺术之品位,审美之感动,创新之激情,儒雅之风范,诗性之世界,理想之追求,健康之精神……总之,这种文化具有高尚的价值取向,是学校的灵魂所在。
前面的“适切性”是从学校自身来说的,这里的“差异性”是从学校之间的比较来说的。按理,追求了本质性和适切性,自然就会形成差异性,但事实却并非如此,纵观如今的学校理念,说句不客气的话,人云亦云、说“普通话”的现象不在少数。你可能觉得“和谐”“创新”或“止于至善”是自己学校最本质的追求,但当某一天你突然发现原来有那么多学校都在一条声地呼喊着“和谐”“创新”或“止于至善”时,你将有何感受?会作何考虑、作何选择?在万绿丛中寻找一棵树何其之难,但若要从中寻找一朵红花,结果将会怎样?差异性就意味着,我们的核心理念必须要说与众不同的“方言”,只有你这个学校文化的“魂”足够特,在它贯穿下的理念体系才可能更具有校本特征。
校园文化的功能,不是直接可以触摸的到的,然而生活在校园之中的人时时、处处可以感受得到。首先是促进师生、员工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不断提升。素质的提升,不完全来自课堂,课堂之外的活动,包括必要的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社会公益活动是提升素质的重要渠道。校园文化建设的宗旨,一句话就是有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即体魄健全,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园地,在这里我们的一切教学工作,一切科研工作,一切师生参与的活动,都应以学生的健康成长,成为有用人才为中心。就此而言,可以说学校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
狭义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和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培养目标、办学传统、校风、学风、校园的文化活动风格和师生的行为方式及其价值观念,反映着人们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一种团体意识与精神氛围。从教育的层面上理解校园文化应该是广义的校园文化,它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三种基本形态。其中,处于浅层的校园物质文化主要指的是构建校园的物质基础,如校园环境、图书资料、科研设备、传播媒体、文化设施及校园内开展的群众性的文化、卫生、体育和科技实践活动等;处于中层的校园制度文化主要包括组织机构、领导体制、运行机制、校规校纪和公约条例等;处于深层的校园精神文化包括办学传统、办学理念、发展目标、价值观念、教学科研活动、文体艺术活动和师表作用等,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如果就具体内容来说校园文化包括:价值文化、学术文化、制度文化、管理文化、环境文化、课堂文化、职工文化、社团文化、公寓文化、网络文化等。
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校园文化的功能,不是直接可以触摸的到的,然而生活在校园之中的人时时、处处可以感受得到。首先是促进师生、员工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不断提升。素质的提升,不完全来自课堂,课堂之外的活动,包括必要的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社会公益活动是提升素质的重要渠道。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校的校容校貌,表现出一个学校整体精神的价值取向,是具有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