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墙通过独特的文化表达方式,让师生沐浴在校园文化美的意境中。学校通过校园文化墙设计,可以给师生带来美的享受,使校园潜移默化的文化氛围悄然打破“墙”的限制。校园文化墙的文化氛围,不仅仅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体现,也是我国教育家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充分体现。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一是以校园文化活动载体为平台,充分发挥载体作用,利用各种校园媒体,对先进的企业文化进行广泛宣传。通过以上途径,使失进的企业文化融入职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到学生的思想行为中。二是邀请企业人士、行业劳模和学校优秀毕业生到学校进行就业、创业教育,开办讲座,广泛宣传、介绍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管理理念、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等。三是通过“走订单”培养的模式,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中实习,置身于企业生产第一线,融入到企业员工中,切身感受企业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在体现民族优秀文化特点、时代精神、现代办学理念的同时,在充分传承学校历史文化底蕴的基础上,要深入挖掘学校文化内涵,继承学校办学传统,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以积极鲜明的个性彰显办学理念和办学文化,形成与时代特征相符的办学特色。与时俱进原则。校园文化具有发展性、动态性等特点,所以要与时俱进,对学校的文化传统进行重新发现、认定和弘扬。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要弘扬主旋律,传承优秀的民族精神,校训、校歌、校徽、校标和雕塑的设计要体现学校特点和以学生为本、以德育人的教育理念,坚持弘扬时代主旋律,体现发展主题,培育时代精神。
一所高校的校园文化越浓厚,其凝聚力就越强。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够使其文化主体产生强烈的团队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一些校园文化活动往往是以班级为单位展开的,班级成员为了完成活动,需要相互合作与协调,从而增加了彼此间的信赖感与凝聚力。校园文化作为校园精神的一种体现,是全体师生在实践中集体认同的价值取向和情感追求,对其文化主体具有强大的整合力与号召力,从而激励他们为共同的目标奋发进取。
作为艺术品的校园雕塑是艺术家语言的集中凝练和概括。艺术作品时刻与历史保持着紧密的联系,直接或间接地记录着历史的发展脉络。校园雕塑艺术作为校园文化生活传达的载体,它必须以一定的艺术语言传递给人们历史的延续方式。学校由于出现了许多名人而美名远扬,为了缅怀名人而创作雕塑作品作为纪念,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学校特有的历史文化。雕塑艺术与校园文化具有很强的文化价值,在一所美丽的校园里,一个优秀的校园雕塑作品往往能凝聚一种文化氛围,可以成为一个校园的文化景点。
优美的校园环境有着“随风潜到了晚上、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如诗如画的校园墙壁风景、布局合理的校园的墙壁艺术、好看科学的墙壁图案预设、文明健康的各个方面教育宣传等等。 校园文化墙预设有帮助于规范学生的行为,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丰富多彩的墙壁文化活动一方面扩大了学生的互相来和去圈,使内向怪癖的学生合群并找到知心朋友;另一方面也使学生沉醉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因注意力的转移而冲淡和忘记不舒畅的心境,因此增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时期助学过程中形成的并被教职职员所认同的价值观念与理想目的的综合。它主要含有校园人、校园物质环境、校园图书馆、校园文化活动、校风等基本要素。
学校的管理者,要善于创设一种宽松与高洁、明丽与清新的校园文化,使学校变得有吸引力,这就需要讲求环境建设的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规划性,精心创设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各种场所,烘托一种浓厚的育氛围。如把校规、校训放在最显著的地方,黑板报内容定期更换,装贴名人画像及名言,建设校园文化长廊等,使师生无时无刻都接受到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真正努力实现让学校的每块墙壁都会说话。优雅、恬静、整洁的校园,不仅给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而且给人以艺术的感染和美的享受,发挥了育人的作用。
校园文化建设的宗旨,一句话就是有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即体魄健全,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园地,在这里我们的一切教学工作,一切科研工作,一切师生参与的活动,都应以学生的健康成长,成为有用人才为中心。就此而言,可以说学校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校园文化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由于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的社区,因而校园文化一般取其精神文化之含义。
校园是传播知识的殿堂。学术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直接影响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是学校生命力的所在。为促进教学相长,学校要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交流的场地,并在校园环境布置和烘托学术氛围,如在图书馆、教室、实验室等场所,橱窗、网络、学生刊物等媒介中充分反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和内容;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交流,创造精品学术论坛;要定期举办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学术交流活动,鼓励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