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氛围营造的主阵地之一是校园的墙壁。校园的墙壁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校园文化精神的外在反映,然而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是熏陶、引导和感染师生职工情操和素质的巨大的推动力量。学校遵循育人为本的原则,建设高雅别致、丰富多彩的校园墙壁文化。在环境建设中让墙壁与花草说话,让师生生活在如诗如画的书香校园环境中,着力于校园“教育文化长廊”建设,时时处处为广学校生提供思想道德建设的精神食粮,激发学生向上、从而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激起求知欲。校园文化氛围营造的主阵地之一是校园的墙壁。校园的墙壁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校园文化精神的外在反映,然而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是熏陶、引导和感染师生职工情操和素质的巨大的推动力量。
当前,研究者多从概念、特征、分类以及如何建设等几个方面来研究学校文化,这些方面的研究是必要而极具意义的,并且有力地推进了学校文化的研究进程。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体现着学校的精神,正如有的学者所说,一流的学校靠文化管理,二流的学校靠制度管理,三流的学校靠权力管理。
和谐校园建设的根本在于校园文化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既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目标与内涵,又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途径与模式。和谐校园文化的基本特征除具有校园文化的一般特征外,还应具有多元性、整合性、科学性和实践性特征。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阅览室、雕塑、墙壁画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硬件建设”,这些都需要经费的投入。可将校园文化建设经费纳入学校预算,在人、财、物等方面加大投入,并积极动员社会人员、团体参与,筹措资金,确保校园文化建设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同时,充分抓住近年来合格学校建设、薄弱学校改造、班班通等教育工程实施契机,积极争资上项,优化校园环境,改善办学条件,构建符合学校办学理念、宗旨的特色校园文化。
校园雕塑作为一种精神载体,它具有文字属性,体现“文以载道”的精神。同时,校园雕塑与所有的校园物质景观一样,积淀着历史、传统、文化和社会的价值,蕴含有巨大的潜在教育意义。校园雕塑通过被解读,使学生不仅掌握一定群体的环境知觉,而且同时从雕塑作品中领会特定文化的设计思想、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发学生对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在情绪上的认同,产生共鸣,同时对道德理想、道德建构产生向往之情。在这样的环境中,这样的文化影响下,会自然而然地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首先,把校园文化只看成是学生的文化、学工部门的文化。其次,对教师在校园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和重视不够,对教师作为青年学生榜样和引导者在青年学生成长成熟过程中能起到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够;其三,对师生的主体性作用不够重视,对师生积极主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支持、引导不够。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投入相对处于滞后状态,无法满足师生员工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不能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各项功能。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校风的体现,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校园文化建设能在无形中统摄全体师生的灵魂,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魅力。近年来,我国的校园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贯一教育就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佼佼者。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校园文化建设越来越显现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和重视,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这对促进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就整体而言,还有相当一部分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着比较明显的不足。在新的形势下,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推进素质教育发展,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极其突出的现实意义。
校园文化是师生精神风貌、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它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学校发展的独特理念与发展特色,因此,校园文化以其独特魅力贯穿于一个学校的发展始终,它体现了一个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文化氛围和品味格调,特别是提高全体师生的凝聚力,营造优良的校风学风,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育优秀人才,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校园作为一个有组织的社会群体,师生依照一定的制度进行规范管理是绝不可忽视的。校园的制度文化有利于发挥制约作用,但也可以起到规范和促进作用。 学校是教师工作的场所,是展现才艺的舞台,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是增长知识的乐园。农村的一些中小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也在学习城市学校的方法和模式,进行校园文化表面的改造。校园文化建设就从绿化、美化、硬化、量化、校园文化等“五化”入手,硬化路面,修建花坛,改建厕所,布置文化墙,并竖立警示标语,如“师生讲文明,校园更和谐”等。当前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有限,而且农村中小学的生源在不断减少。进行校园整体环境和办学条件改造,努力将校园建设成公园、花园、乐园。在育人方面,校园环境的建设与教学建设同等重要,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师生。
建设校园文化必须与教育教学相结合,否则就失去了校园文化的价值,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不论其出发点还是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都是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是纯粹的文化研究,那种纯粹的文化研究不是我们中学教育教学的事情,而是地方民俗学会的工作。
新时期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的使命,深深吸引我们的老师、家长、孩子。传递文化的精华,感受文化的传统,建树文化的创新。严格规划校园物质建设、精神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的管理目标,优化育人环境,提升校园文化,宣传特色办学,努力创建优质校园品牌。学校是一个提供给师生们学习教育生活的场所,校园文化则体现在校园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体现出这所学校的思想和办学质量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一个总和。现代化教育我们不能只局限在教室课堂上,我们应该将教育转移到课堂校园外,让教育无处不做,让学生们学习变得简单轻松起来。校园文化设计能够发挥出育人内涵,努力做到教书育人、活动育人和环境育人。